【小儿夜啼】食疗食谱
作者:
安达康e疗
【
转载
】
来源:
食疗大全
2025-04-10
小儿夜啼: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,入夜则啼哭不安、时哭时止,或每夜定时啼哭,甚则通宵达旦,称为夜啼。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。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常因脾寒、心热、惊骇、食积而发病。
典型症状
脾胃虚寒:症见小儿面色青白,四肢欠温,喜伏卧,腹部发凉,弯腰蜷腿哭闹,不思
心热受惊:症见小儿面赤唇红,烦躁不安,口鼻出气热,夜寐不安,一惊一乍,身腹
惊骇恐惧:症见夜间啼哭,面红或泛青,心神不宁,惊惕不安,睡中易醒,梦中啼哭,
乳食积滞:症见夜间啼哭,厌食吐乳,嗳腐泛酸,腹痛胀满,睡卧不安。饮食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舌淡苔白,脉细缓,指纹淡红。俱暖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尖红,苔黄,脉滑数。声惨而紧,呈恐惧状,紧偎母怀,脉象唇舌多无异常变化。
家庭防治:按摩百会、四神聪、脑门、风池(双),由轻到重,交替进行。患儿椋哭停止后,继续按摩2~3分钟。用于惊恐伤神症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