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儿科
  • 【小儿腮腺炎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腮腺炎:流行性腮腺炎,俗称“痒腮”“流腮”,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,多见于4~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,亦可见于成人,好发于冬、春季,在学校、托儿所、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,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,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。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,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,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、神经系统及肝、肾、心脏、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。
    典型症状: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,向周围蔓延,边缘不清楚,局部皮肤不红,表面灼热,有弹性感及触痛。腮腺管口可见红肿。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,张口、咀嚼时更明显。部分患儿有颌下腺、舌下腺肿胀症状,同时伴中度发热,少数高热。
    家庭防治: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敏感,照射30分钟可以杀死,故病人的衣物、被褥就应经常日晒消毒。多注意口腔卫生,可每天用淡盐水漱□3~4次,要多饮开水,保持口腔清洁。

  • 【小儿肥胖症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肥胖症:医学上对儿童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??,即可称为小儿肥胖症。超过20??29??轻度肥胖,超过30?9??中度肥胖,超过50??重度肥胖。
    肥胖症分两大类,无明显病因称单纯性肥胖症,儿童大多数属此类;有明显病因称继发性肥胖症,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、脑部疾病等引起。
    典型症状:以5~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。患儿食欲极好,喜食油腻、甜食,懒于活动,体态肥胖,皮下脂肪丰厚,面颊、肩部、乳房、腹壁脂肪积聚明显。
    家庭防治:家长应督促肥胖儿童每日坚持运动,养成习惯。可先从小运动量活动开始,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。应避免剧烈运动,以防增加食欲。

  • 【小儿遗尿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遗尿:小儿遗尿是指3岁后小儿不自主地排尿,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,多为梦中排尿,尿后并不觉醒。中医认为,遗尿为“虚症”,由于腹脏虚寒所致,如肾与膀胱气虚,而导致下焦虚寒,不能约束小便,或者上焦肺虚,中焦脾虚而成脾肺两虚,固摄不能,小便自遗。除虚寒外,还有挟热的一面,肝经郁热,火热抉湿,内迫膀胱,可导致遗尿。
    典型症状:肾气不足型:睡中遗尿,一夜可发生1~2次,或更多次,醒后方觉,兼见面色无华、智力低下、反应迟钝、腰膝酸软、甚则手足不温、舌质淡、脉象沉迟无力、指纹淡。
    肺脾气虚型:睡中遗尿,但尿频而量少,兼面白神疲、四肢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舌淡、脉缓或弱、指纹色淡。
    肝经湿热型:睡中遗尿,小便黄臊,性情急躁,夜间撮牙,面赤唇红,舌苔黄腻,脉弦滑或滑数。
    家庭防治:经常发生遗尿的孩子,他的遗尿时间往往固定在半夜的某一段时间里,家长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时间之前叫醒孩子,或用闹钟叫醒孩子,让他自己起床小便,坚持一段时间,就能形成条件反射。

  • 【小儿惊风】

    小儿惊风: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,又称“惊厥”,俗名“抽风”。惊风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,引发的原因较多,如高热、脑炎、脑膜炎、大脑发育不全、受到惊吓、癫痫等都可引发小儿惊风。
    典型症状: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。急惊风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,出现高热、神昏、惊厥、牙关紧闭、两眼上翻、角弓反张,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,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。慢惊风主要表现为嗜睡、两手握拳、手足抽搐无力、突发性痉挛等症。
    家庭防治: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惊风,未到医院前,都应尽快地控制惊厥,因为惊厥会引起脑组织损伤,先要让患儿在平板床上侧卧,以免气道阻塞。如患儿窒息,要立即做人工呼吸。可用毛巾包住筷子或勺柄垫在其上下牙齿间,以防其咬伤舌头。发热时用冰块或冷水毛巾敷头和前额。惊风时切忌喂食物,以免食物呛入呼吸道。

  • 【小儿营养不良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营养不良:长期摄食不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。一般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,皮下脂肪逐渐消失,一般顺序为腹、胸背、腰部、双上下肢、面颊部。重者肌肉萎缩、运动功能发育迟缓、智力低下、免疫力差,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。
    蛋白质-热能营养不良、缺铁性贫血、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眼干燥症,被称为“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”。
    典型症状:主要表现为脂肪消失、肌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,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,降低人体的抵抗力,给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。最常见的症状有面色苍白、烦躁不安、拒食等。
    家庭防治:针刺中脘、天枢、气海、足三里,配合刺双手四缝,出针后挤出黄色液体,用清洁消毒棉花拭干,隔日一次,有健脾胃、消积滞作用。

  • 【小儿夜啼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夜啼: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,入夜则啼哭不安、时哭时止,或每夜定时啼哭,甚则通宵达旦,称为夜啼。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。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常因脾寒、心热、惊骇、食积而发病。
    典型症状
    脾胃虚寒:症见小儿面色青白,四肢欠温,喜伏卧,腹部发凉,弯腰蜷腿哭闹,不思
    心热受惊:症见小儿面赤唇红,烦躁不安,口鼻出气热,夜寐不安,一惊一乍,身腹
    惊骇恐惧:症见夜间啼哭,面红或泛青,心神不宁,惊惕不安,睡中易醒,梦中啼哭,
    乳食积滞:症见夜间啼哭,厌食吐乳,嗳腐泛酸,腹痛胀满,睡卧不安。饮食,大便溏薄,小便清长,舌淡苔白,脉细缓,指纹淡红。俱暖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尖红,苔黄,脉滑数。声惨而紧,呈恐惧状,紧偎母怀,脉象唇舌多无异常变化。
    家庭防治:按摩百会、四神聪、脑门、风池(双),由轻到重,交替进行。患儿椋哭停止后,继续按摩2~3分钟。用于惊恐伤神症。
    民间小偏方 壹

  • 【小儿厌食症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厌食症:小儿厌食症是指以小儿(主要是3~6岁)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。
    它是一种症状,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。通俗的理解就是食欲好的孩子,视进食为乐事,到时间就想进餐。食欲不好的孩子,厌倦进食,视进食为负担,即使色香味均好的美食,也没有兴趣,这种饮食状态,就叫厌食。如果厌食持续时间较长,就会影响儿童身高、体重的正常增长。
    典型症状
    家庭 防治: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患儿腹部100次,坚持每天1次,1周为一个疗程,能够起到调理脾胃、通调脏腑的作用,进而治疗小儿厌食。

  • 【小儿流涎】食疗食谱

    小儿流涎:小儿流涎就是小儿流口水,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。多发于断奶前后,一岁左右的婴儿。随着生长发育,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。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,就可能是异常现象,如脑瘫、先天性痴呆等。另外,若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,也会流涎不止。
    典型症状
    家庭防治:平时要注意护理好孩子口腔周围的皮肤,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。让脸部、颈部保持干爽,避免患上湿疹。在皮肤发炎期间,更应该保持皮肤的整洁、清爽。

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
Copy Right @ 2004~2025 www.andcom.net.cn & www.51czx.com - 嘉品康途~安达康e疗公益团队. 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医文化敬请关注【嘉品AI】 公众服务号

 嘉品AI 

 公众服务号

51czx.com


客服电话(7*12小时)

400-6886-456

紧急呼叫:139-2577-2928  


技术支持: CLOUD | 管理登录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