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诊高清图谱(典藏版)
手诊原理:人体的器官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,
手诊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、变化、规律等方式,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。其原理是运用视觉、触觉等,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,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。如根据人的手形、指甲、掌纹、指纹、指节纹、手掌软硬及手掌气色等,采取望、摸、推、压、点、掐、按等方式获得病情信息。掌纹诊病主要分为气色形态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。也有将手纹、手型、气色形态、皮纹、指甲综合研究得出结论。所以手诊也称为“掌部诊病学”。
根据徐凌波研究,证明手诊对痔瘘的判断有临床参考意义。验证表明,痔瘘手诊总的临床符合率为79.3%,痔为84.2%;肛瘘为82.1%;肛裂为73.9%;肛周脓肿为66.7%,经卡方检验,P〈0.01,判别显著,说明手诊符合率高。手诊是中国的医学传统、民族诊断的特色技能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相关记载:“见其色,知其病,命曰名;按其脉,知其病,命曰神;问其病,知其处,命曰工。”其认为通过五官、形体、色脉等的外在变化,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。唐朝王超的《水镜图诀》记载有根据观察幼儿食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推断病情。
手诊涉及的范围:手诊涉及人体八大系统,300多种信号,100多种病态现象的特征。由于认识的角度不一,手纹的探索一直吸引大量人群进行。手诊对消化系统、内分泌系统、免疫系统、循环系统、生殖泌尿系统、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骨骼(运动)系统,有重要参考意义。其中多数的心血管疾病、免疫不良疾病、过早衰退、亚健康预防、亚疾病的恢复等,可以通过手诊的进行得以纠正。
0
0评论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